和田玉; 中文  / English
天珠; 中文  / English
  • 和田玉原石瑰宝现身京城  2021-8-9
  •  

    和田玉原石摆件

    我国国石的候选者之一的和田玉可谓玉石中的贵族,而如今难得一见的和田玉籽料更是其中的皇室,至少7000多岁的高龄是中华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者,真正是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瑰宝!

    江城成2013春拍日渐临近,震撼亮相的和田玉籽料原石摆件备受瞩目。古时“不成器”的原石如今已是宝贝非常,今人领会了自然之美的真谛。瓯江城成今春推出的这件和田玉原石摆件,拥有珍贵的洒金皮,而绝非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染色金皮,浅处如银外包裹着金纱,略深处似云朵漂浮其上,整体色彩过渡自然流畅,极富和谐之美,实乃大自然妙笔下的精妙画作。玉石质地温润滋泽,油脂饱满,静观犹如一块晶莹的肥肉至于桌上,表面仿有油脂析出,甚至让人产生能够从中压榨出油的错觉,滋润柔和之感尽显,真正是古人所言“温润而泽”之典范。古语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知玉是否有瑕疵从其外观就可知晓,由此便可想这块宝玉内里是何等洁净。和田玉虽非翡翠一般晶莹剔透,然而这正是和田玉的柔和之所在,光照时的极佳透感足显其水灵生气!这件摆件未经一丝人工雕琢,流畅的线条,奇巧的造型均出自自然和时间的鬼斧神工。如此质地色泽均属上乘、形态自然的和田玉籽料原石摆件,还未曾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现身过,如此轰动实是再理所当然不过。

    说起玉石,中国最有名的当属和氏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的“完璧归赵”的故事正是围绕着这块“天下所共传之宝”展开的。秦昭王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国使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巧斗秦王,最后将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带回赵国。但是和氏璧究竟是什么样子,今天的人们众说纷纭,且各有各的依据,只是那些历史记载距和氏璧现世最近的也有百余年,这中间存在偏差是再自然不过了。这样一来最值得一信的应该就是当时人韩非子的记载:楚人得玉璞楚山中(《韩非子·和氏》)。这里将和氏璧称为“玉璞”,可见和氏璧至少是玉无疑,至于其品种,怕是还要学者就绪探究。

    那么究竟为什么和氏璧能够“价值连城呢?先来看看战国时的玉器加工工艺。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古人加工玉已经是必然,战国时期由于铁器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玉石加工有了很大提高,玉器加工工艺流程也完善许多。

    首先是开料,采用细铁丝加沙,加水锯料的方法,一般用于开片,断料以及最初的玉件成型。然后是钻孔,管形钻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到了战国晚期钻孔不仅用于孔洞的处理,还用到镂空、掏膛、饰效等制玉工序。接下来是线条,玉器上的线条大致分为阴线、旧线和线条组合,均由铁制或较硬的石英岩矿物加工成器雕刻而来。

    时间推动着人类对于美的更高追求,玉器加工工艺日益改良精进,但在战国时期即便工艺再提高,但较后世而言仍是粗糙,尤其是和氏璧现世的春秋早期,璞玉成璧的工艺还处在由春秋向战国过渡的起点,工艺再精良,也只能是当时粗糙工艺中的精品。即使在当时是“前无古人”的宝贝也不能说没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那么,和氏璧为何如此出名,甚至多次引发战争呢?这里的历史原因恐怕远大于和氏璧本身。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并言说“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这恐怕是和氏璧“后无来者”的原因。不过世人显然忘了,既然是“璧”,就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环状物,是半径为空半径的三倍的环状玉器,又怎么可能制成玉玺这样的大器呢?况且,秦时的记载也只是说秦始皇用蓝田玉造了传国玉玺。至于和氏璧怎么成了传国玉玺怕是另有隐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后世诸王千百年不惜兵戈相向所追寻争夺的已然不是“卞和献璧”的原物。

    张冠李戴导致的盲目追随并不是只发生在和氏璧身上,现在“玉中贵族”和田玉也正经历着这样的尴尬之中。

    和田玉,顾名思义是和田地区产的玉石,不过现代人将这一传承数千年都未有争议的名字加上“学术”定义,情况就复杂了,成分一经分析,许多地方的玉石都成了“和田玉”,甚至这个家族中还出现了“洋人”!不过再怎么“规定”,和田出产才是正宗,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目前被图利者精心操作的玉石价格使很多人在怀疑和田玉的价值,这岂不是对和田籽玉大大的折辱!如今投资者看好玉石市场,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却不管玉石的品质优劣,积压过甚导致损失,就扬言玉市犹如楼市泡沫,已然不堪一击,却未曾细想,真正的宝玉何曾令主人失望过?和氏璧在成为传国玉玺之前就已经“价值连城”,而且还是十五座城池,可是现今即便一块极品中的极品和田玉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身价,甚至连“价值连楼”都谈不上,可见,如今的宝玉显然还没有达到其应有价值。如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真正的珍品才是投资者所需要的!

    和氏璧已然失传,今人所能拥有的恐怕只能是想象出来的绝代风采,但是瓯江城成的这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摆件却是众家可得之宝。和氏璧之所以得当时人竞相争夺,除去历史原因,另一主因应是其经过了当时最高工艺的精心雕琢,符合古人的审美观,就如宋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虽然是旷世佳作,却终究是人之画作。而已经领悟“天然去雕饰”的珍贵的现代人更看重天然之功,这一点正是瓯江城成和田玉籽料原石摆件所拥有而和氏璧永远也不能达到的神韵与奇丽。大自然经过数十亿年的漫长时间打造的这一件作品,绝不是人工所能效仿的,这也正是瓯江城成此次春拍想要展示的主旨——大自然的恩赐。不过,本就少的和田玉经过数千年开采和古人的审美观共同作用,这样的籽料原石摆件更是少之又少了,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是亘古不变的,而许多爱玉过甚的藏家一旦得到这样的精品就不会再出手到市场,如此一想,恐怕这次亮相瓯江城成的这块和田宝玉再次现世定非易事了。

    现今人们送给和田玉的“穷亲戚”甚至“假亲戚”多如牛毛,比如青海料,贵州料,甚至还有俄罗斯料和阿富汗料这样的“洋亲戚”!它们借着和田玉的美名身价倍增的同时,也使得和田玉“屈尊降贵”在杂乱的玉石市场“讨生活”。其实换个角度分析,价格飞速上涨的势头除了带动劣质玉石价格跟风上涨之外,也是一种信号:真正的宝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了。所谓的“玉市泡沫”是针对那些“穷亲戚”和“假亲戚”,真正的宝玉才刚刚迎来早春!

    瓯江城成在这个“玉市的早春时节”向拍卖市场震撼推出这块尚未见其踪的珍品和田玉籽料原石摆件,正是要在这缕春风中向真正的投资者和爱玉者们展示什么才是玉石中的潜力股!推出这样的极品宝玉,甚至以两千余万的低于市场价格很多的估价拍卖,或许会得到质疑之声,但是瓯江城成用意只在呼吁藏家和投资者不要放弃对精品和极品的追求!

    不过在如今珍品稀缺的情形下惊现这等至宝自然是会有质疑之声,其实无需辩驳,是商业炒作还是真材实料不是用说的,到瓯江城成春拍现场一看自然就见分晓。


  • 收藏此页
版权所有:小卢宝石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创科网络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05079594号